动力学
时 间: 2014年12月22日(周一)8:00 唐三一,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2003年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3.1-2007.7在英国 Warwick 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主要从事由生物、经济、生命科学等学科产生的非线形动力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及其复杂性研究,包括种群动力学、传染病动力学、药物动力学、微生物动力学、以及细胞和基因调节网络模型
由中国力学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国际动力学、振动及控制会议(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ynamics Vibration and Control ICDVC 2022+1)将于2023年4月7-9日在上海富悦大酒店举办。 ICDVC的约定如期而至,我们诚邀各位专家、学者相约沪上春风里,畅谈学科前沿与展望,共襄动力学盛会!本次会议优惠缴费截止日期延长至2023年3月15日,如有任何问题欢迎您随时联系会务组咨询。 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本次会议的主题旨在涵盖动力学、振动及控制领域的所有研究方向,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广泛交流
杨晓东,乐动体育LDSPORTS官网机电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2004年毕业于上海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机械振动、工程减振、航空航天领域结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等,在陀螺连续介质的振动分析、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非线性振动等领域发表SCI收录文章100多篇,他引700多次,论文发表在《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AIAA Journal》、《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等期刊
摘要 本文以尽可能地消除多关节运动量对动力学参数的重复耦合为基本思想,提出了重复运动量的概念,得出了-种新的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单、多关节运动相结合的特殊关节运动递推法. 作者简介: 金万敏,男,57岁,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机器人机构学与动力学及其参数辨识. 链接本文: [1] 万坤华.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动力学参数辨识新法.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2 [3] 赖建苏.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参数辨识全国首届机器人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7 [4] 汤双清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识别.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8
计算动力学研究室主要从事计算力学基本理论、数值方法及其在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强冲击载荷作用(如碰撞、冲击和爆炸)下材料与结构力学行为的多尺度、多种介质(刚体、固体、流体)、多物理场耦合(力、热、化学、电磁)数值分析方法(无网格法及粒子类方法、 有限元法及扩展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的研究。研究方向包括计算冲击动力学、流固耦合、超高速碰撞动力学、微纳米力学及多尺度分析、高性能计算和大型工程结构分析,在航天航空、国防、机械、土木、能源、交通等工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背景。 研究室曾先后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课题、863课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