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产物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橙红色粉末,无臭,吸湿; 溶于水,溶液微黄,具有强烈的黄绿色荧光,酸化后消失,中和或碱化后重新出现,微溶于乙醇。 Z大吸收波长(水)为493.5 nm。

(1)取1滴产品水溶液(1→2000),并将其放在滤纸上,形成黄点。 溴蒸气被浸入溴蒸气中。 1分钟后,使其与氨蒸气接触,该斑点变为深粉红色。

(2)产品水溶液具有较强的荧光性,用大量水稀释后仍很明显; 然而,当加入酸使其变成酸性时,荧光消失。 加入碱使其变成碱性,并发出荧光。

(3)产品点火和灰化后的钠盐鉴定(附录III)。

1.吸附指示剂。 氧化还原指标。 硫离子的荧光光度分析。 滴定氯化物,溴和碘。 荧光素是发光材料的基质。 一种使许多生物发荧光的物质。 它与ATP(荧光素腺苷)形成复合物,然后与萤光素酶结合。 荧光素在氧化过程中被激活。 整个反应用于检测活生物体或对极低水平的细菌污染进行定量分析。 例如,使用荧光光度计进行计量。

3.用作化学分析,生物污渍和化妆品着色剂的指示剂。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