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爆发至今未有缓和迹象,怎选口罩成为港人今年的共同话题,这个疑问在理大护理学院助理教授林清心底多年。他曾是公院护士,经历过○三年沙士的抗疫辛酸,亦一直以第一身经验研究口罩。全城闹口罩荒时,林清一手一脚架设了仪器检测口罩质量,过去五个月测试了数百个口罩样本,大型研究结果竟发现多达一半样本是假口罩,使他决心口诛笔伐掀起打假战,亦盼申得资助研发适合香港医护的高防护口罩,从前线走到后防,为港人守好每道抗疫防线。 记者 李卓颖摄影 李睿哲

一场全球大流行的疫症,让港人学会了购买口罩须审视BFE、PFE数据,但今年初闹口罩荒时,许多品质差劣的口罩充斥市面。眼见市民对口罩的好坏满腔疑问,当时林清特意回到大学,看看能否找到合适工具进行口罩检测,“我在学系找到光学粒子计算器,这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一部仪器!”他于是着手调校机器,以手上有限资源展开一场规模颇大的口罩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