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早前我们介绍了各款不同口罩,并建议一般市民用一般外科口罩便足以预防疾病。然而,即便只是一般外科口罩,款式跟品牌也有很多选择,哪些才有效防止病毒和细菌传播呢?以下我们介绍以下当中细节!

根据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 International)的标准,口罩在市面售卖前,需通过不同的过滤率测试,以及清楚列明在包装上。常见三种标示:BFE、PFE、VFE,即是口罩过滤不同大小的微粒的测试效果。三者分别如下:

另外,ASTM F2100-11将口罩材料分为3个级别:第一级防护、第二级防护及第三级防护。根据第一级防护指标,其过滤细菌的效率须必须达到95%或以上。

而口罩对于不同微粒的过滤率,一般以百分比显示。有“BFE”标示的口罩,只能够阻挡花粉和空气污染物的微粒。要有效抵挡感染物的口罩,一般要通过“PFE”测试,方为符合标准。

至于“N95”口罩,也需通过PFE测试结果。例如,作医疗用途的N95口罩须通过PFE测试,能够阻挡99%大小为0.1微米的微粒,才可有效防御流感﹑沙士等经飞沬传播的病毒。

“VFE”则为过滤率的最高标准。至于包装上标注的过滤率百分比,数字愈高,代表可阻挡愈多空气中的微粒。

香港中文大学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表示,“N95”原意是可有效过滤空气中95%非油性悬浮粒子,而“N95”口罩可有助阻隔悬浮粒子及病菌病毒,适合用于特殊场合,例如医院中要接触患高传染性病者的医护人员,化工厂员工等高危人士配戴。

因此,以一般外科口罩而言,有“PFE”标示的口罩已足以抵挡沙士等病毒。然而,除了口罩以外,防疫时也不要忘记加强个人卫生措施,用枧液清洁双手,有足够时间揉擦双手,以及避免到人多挤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