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在有需求时,可以依照使用量增减服务,不论用户身在何方,
均可透过网络存取到资源。不用真正了解实际运作面为何。
云端运算,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分散式运算的新运用。
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运算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
再各别交由多部服务器运算分析之后,把处理结果回传给使用者端。
透过Internet提供应用软件,让用户随时随地取用或租用,操作简单 (浏览器),不用管理硬件与系统软件,依订阅或计次付费。
心管理复杂作业平台。依流量、资源使用量、交易量收费。
提供了核心计算资源和网络架构,服务依CPU/hr 、Storage 计费。有时亦称公用运算意指处理器、储存、网络以及其他资源的租用服务 (例如:Amazon 的 EC2 )。客户不需管理底层的云端基础架构,但是能够掌控操作系统、储存、网络、所部署的应用程序,且能够选择网络元件(防火墙)。
特权使用者(如Windows的 Administrator或是*nix的root) 因为拥有几乎绝对的权力,所以在使用上必须经过严密的管控。举例来说,这些人员在进入公司前可能经过较为严格的背景调查。但是一旦将运算及资料都交付到服务供应商,这些系统的特权使用者将不再直接受公司管理,如何确保服务供应商能够有效管理特权使用者将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
虽然公司透过服务供应商的服务执行公司营运的活动,但是遵守法规的责任仍旧属于公司本身,而不是服务供应商。因此必须确保服务供应商的作业方式能够符合法规要求,甚至在必要时加以稽核。
这部分其实跟法规的遵守有关系,不过比较著重在有关资讯处理的隐私保护上。事实上,每个国家或地区对于隐私权的保护有不同的规范。所以如何确保资料处理能够符合资料收集地点的法规以及资料处理时所在位置当地的法规,是一个必须绝对遵守的要求。有些隐私权保护的规范,甚至会限制资料在未经授权前不可传送至其他的国家或地区。
因为服务供应商同时提供服务给许多客户,各个客户间的资料是否已被有效的隔离,以避免资料被其他客户看到而产生资料外泄的疑虑。
虽然云端运算之一的特点就是分散式的处理,所以不会因为单一设备的问题而中断服务。但是再怎么强调不中断的系统,终会有服务中断的机会。当发生问题时,服务与资料的回复能力,也是必须加以考量的。
因为服务供应商同时提供服务给许多客户,再加上同一个客户的服务可能在任意地方被执行,所以如果一但有法律调查上的需求时,这些可能交互混杂的使用纪录是否能够有效地的被取出并加以追踪,将可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即使云端运算的系统可以提供长时间不中断的服务,但是服务供应商本身却不见得会永续经营。服务供应商可能退出市场、被并购或是客户主动希望转换平台,这个时候原先的资料是否能够完整的取出甚至转换到新的平台,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