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
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关爱贫困母亲身体健康,提高“两癌”早诊早治率,5月10日,正值“母亲节”到来之际,县妇联携手县妇幼保健院深入易搬安置点彩虹社区开展“关爱贫困母亲”健康知识讲座暨义诊活动,县妇联主席王碧生、县妇幼保健院院长洪瑜清等出席活动。 活动伊始,县妇幼保健院讲师分别就妇女“两癌”筛查、儿童康复等内容展开授课,以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的方式与现场听众进行交流,活动中还发放了等相关宣传手册500余份,发放毛巾、卫生纸等慰问物资50余份。 随后,县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在彩虹社区卫生室为现场的贫困母亲一一开展健康检查,本次检查重点针对贫困母亲是否患有宫颈癌、乳腺癌进行筛查,确保“两癌”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12月27日下午,湖南交通职院举行"元华爱心助学基金会"助学金首次发放仪式。来自全院8个二级学院的64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受到资助,共发放助学金16.4万元。 此次受到资助的64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中,有53位获得了2000元资助,有9位同学获得了4000元资助,1位同学获得了6000元资助,1位来自路桥工程学院2009级姓刘的学生因身患白血病,获得了16000元的特别资助
文章摘要:有关贫困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长期存在“教育致富”和“教育致贫”两种观点。目前,家庭教育支出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本文基于我国10个贫困县的调研数据,通过构建贫困脆弱性指标,衡量贫困县家庭多维贫困状况,并在分析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基础上,预测和研究了家庭教育总支出、校内外教育支出对多维贫困家庭未来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杨澄宇,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Metroeconomica,《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章多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收入与财富不平等、财政政策分析、贫困问题及文化消费。 论文从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讨论了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的现状、影响因素、变化机制以及减贫政策的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将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相结合,采用CFPS微观调查数据测算和分析了基于收入的多维贫困问题及其动态变化,特别考察了贫困状态转移和长期贫困的群体特征;(2)建立了一个带有人力资本投资的异质性动态随机模型,分析包含教育和健康的多维贫困的演变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政策模拟方法考察了不同反贫困政策的减贫效果和社会福利效应。
1.极端贫困的定义是每天生活费不到1.9美元(13人民币,每月400人民币),全球仍有数百万劳动者就是如此。但是从1991年以来,极端贫困劳动者的构成发生了巨变。 2.1991年,8.08亿的全球就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占全球15%
不要告诉牧师兰德尔米切尔,飓风卡特里娜飓风让人们看到了这个国家贫困的深度。 他说,在风暴来临之前,美国人早就知道问题的严重程度。 他们刚刚学会了忍受它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步入后半程,距离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剩下不到三年时间,绝对贫困问题即将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彻底消除。 安康作为欠发达地区,如期消除绝对贫困后,低收入群体的相对贫困问题仍会长期存在,无疑,扶贫帮困会是一项长期性重点工作。因此,对扶贫工作,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和战术韧劲
为加大特色产业发展力度,促进贫困农村持续稳定增收,规范项目和扶贫资金管理,2015年2月,新邵县十一生产队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寸石镇3998名贫困人口为合作社成员,选举理事长一名,监事长一名,副理事长一名。按章程,另选举产生监事2人,理事12人,共同管理合作社。寸石镇人民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剧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陕西秦岭腹地,两个不同姓氏的村庄因为一场天灾被迫合并成一个村子,村支书赵书和对由于自然灾害和两个村子多年积怨等原因造成的贫困现状痛心疾首,一心想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同时他还要处理好与以柳大满为代表的柳氏村民之间的关系。当年曾经跟随父亲下放到村子里的国文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与赵书和、柳大满在年轻时都是好友,国文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后始终关注着村里的情况,让这片土地摆脱贫困也是他的多年夙愿。三个人在28年间为了摆脱贫困做出各种努力和尝试,两代人前赴后继投身扶贫事业,最终使村庄彻底摆脱了贫困
杨澄宇,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Metroeconomica,《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章多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收入与财富不平等、财政政策分析、贫困问题及文化消费。 论文从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讨论了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的现状、影响因素、变化机制以及减贫政策的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将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相结合,采用CFPS微观调查数据测算和分析了基于收入的多维贫困问题及其动态变化,特别考察了贫困状态转移和长期贫困的群体特征;(2)建立了一个带有人力资本投资的异质性动态随机模型,分析包含教育和健康的多维贫困的演变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政策模拟方法考察了不同反贫困政策的减贫效果和社会福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