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里面把金克木和季羡林并举,有些无奈,因为季羡林只是个庸人,金克木则可圈可点,在20世纪可入超卓不凡前几名了。
和金先生有两面之缘。十数年前,抵京后我第一个想到无论如何也要拜访一下的,就是他,因为之前看过一些《读书》杂志,他的文章是我找这本杂志来看的最重要原因。
几年前金先生逝去了,惦念他的人似乎不多。
一个社会学的问题:为什么在社会处境上金克木和季羡林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一时无法搜集金先生的文字,单纯凭过往零碎阅读的记忆,他一生的成就,有这么几条印象深刻之处:
1.对奥义书的理解,约略逊于徐梵澄,但在其他诸人之上;
4.晚年文字透露其对于语义问题的追究,间有卓识;
5.一生单纯求知求识,而保其真挚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