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文化的“文化创意产业”(文物馆周记033)
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工已充分掌握制陶的高超技术,可制作出薄如蛋壳的“蛋壳陶”,让当代的陶艺家也啧啧称奇。此外,在日常生活器用品上设计出的各式各样的“马克杯”,其构思上的创意也非常值得当代从事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人虚心学习的。
当然龙山文化的陶工并不是在从事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他们只是在尽“匠人”应有的职责,但他们的“作品”连一丝“匠气”也没有。
文物馆龙山文化区的这四件“带把杯形器”造型皆异,高矮不一,环肥燕瘦,各有所长,各取所好(图左)。相同处都是杯身加上把手,犹如我们案头上的“马克杯”。基本上它们都有“腰身”让人容易一手掌握;口缘皆向外微张,使人容易倾注、饮用;底部平整、下垂或加外撇的三足,能稳稳站立,不会头重脚轻;把手位置较低,这是考虑可和底部黏合,不容易断裂;而把手的穿孔较小,仅容手指穿入,却可让人持拿时杯子不易掉落;器身只有简单的线条纹饰,不“以文害质”;再加上四千年前的陶工早就将“创意人”最喜欢的“黑色”烧在器身上,真可谓是引领时尚风骚的“千古风流人物”。
陶工设计这些杯子,并没有合作厂商可以“委外制作”,也不可能大量生产,每件都是亲手制做的,每件都是“客制化”的,每件都留有制作的痕迹(图右)。我们还发现陶工连杯子的“容量”也考虑到了,以“黑陶带把杯形器”例,高度10.9公分,径为7.0-8.0公分,计算其容量约为450cc,这也是适宜饮用的量。
所以龙山文化的陶工才是真正结合“实用”与“创意”于一身的人。文物馆周记033龙山文化的“文化创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