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为什么会有“选择困难”?

一个人想要的总是有太多(欲望无穷),但是,回到现实上,凡是有做出选择,必有成本(资源有限)。

其实当小贺在考虑“B自助”,或“C跟团”时,这两个选项都需要付出“成本”的,但是小贺会省略这个成本。

那就是还有其他的选项,“A:留在家里”

如果小贺选择“A留家”,就可以剩下一笔钱了,可以用来花在其他地方。

但是很显然,小贺是愿意花费成本选择去出国旅行,小贺不会选择“A留家”这点没有问题,所以,这个决定很容易啊,怎么会选择困难呢?

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其实是有的。就是包含了“B自助”与“C跟团”的优点,选项“D:私人订制行程”,有人听取了你的需要,帮你安排景点路线,规划机+酒+交通,你只要出发时间到,出现在机场就可以了。还有没有更好的选项?当然还可以还有“E:更佳选项”,因为,经济学说的,“欲望无穷”,可以继续往上升级。

但是很显然,小贺不会考虑“D客制”,因为这个选项成本更高啊,因为小贺“资源有限”,你说:这个决定很容易啊,怎么会选择困难呢?

如果是“做减法”,小贺怎么选,都会很挫折,因为不管是“B自助”或“C跟团”,都比不上“D客制”,永远都不够好。

如果是“做加法”,小贺怎么选,都可以的,因为不管是“B自助”或“C跟团”,都有出国了,都可以满足小贺的需求。

接着选择“B自助”或“C跟团”,都是多得到的,现在就要问小贺更多想要“得到”什么?

想要在旅行中得到更多自由自在?得到更多方便不用花脑子?自己有特别想去的景点?觉察自己在意什么,这就是时时要做的功课。

为什么不要帮忙其他人做决定?因为每个人在乎的项目不一样。

认识到“资源有限”,能够接受“凡有选择,必有代价”,怎么选都可以让自己更好,面对选择就会觉得“得到了!”,选哪一个都有所获得。

若是想法受困于“欲望无穷”,面对选择总是会觉得“不够好”,怎么选都不好,当然就会一直选择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