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 星期天上午,僧大男众部举行半日户外行禅,全体师生24人从法鼓山男寮出发,一路行经法鼓山社会大学位于石门的“自然环保户外教室”,绕行阿里荖艺术园区后,搭车返回法鼓山园区,此趟路程7.3公里,总共花费了两个半小时。
当天早上在阳光的伴随下,执事法师放下了手中待办的工作,学僧放下了心中尚未完成的功课,在彼此的陪伴中,开始了半天的行禅。行进间下起蒙蒙细雨,沛雨甘霖一度不停变化,淅淅沥沥无分别地落在树上、草上与僧侣的身上。
在这个过程里,每个人都运用起自己当时拥有的资源,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方式,与当时不停落下的水珠做互动;有的人选择撑起雨伞,有的选择穿起雨衣,也有人选择什么都不做,任由雨水落在身上。在这些不同的选择中,共同一致的是——没有惊慌、没有抗拒、没有排斥,亦没有多余的标签去分别衣服湿了好或不好,没有额外的念头担忧是否会生病感冒。
只有回到当下,单纯地感受雨水打在身上的感觉,清楚步伐之间鞋子进水的感觉,面对、接受、处理、放下。“快乐”原来可以如此简单,“禅”与“缠”原来是一体两面, 在提起与放下间行进了一万多个步伐后,僧众们回到一开始出发的原点,行禅活动也画下了圆满的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