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不罕见,去年本港有约1300宗末期肾衰竭新症,惟调查发现,市民对肾病认识不足,平均只有49.9分,更有达56%人不知糖尿病是末期肾衰竭主因。医生建议市民,留意小便是否多泡或深色等病征。

香港肾脏基金会和香港肾科学会,今年一、二月访问逾1700人,发现市民对肾病认识不足,总分100计算,平均仅49.9分,处不合格水平。

市民肾病认识“肥佬”

学会主席蔡冠诚医生指,糖尿病及高血压均是慢性肾病成因,过去一年本港有约1300宗末期肾衰竭新症,当中46%人因糖尿病引致,高血压占8%。蔡指糖尿病会削弱肾脏过滤功能,若恶化至末期肾衰竭,血管、心脏等亦会受影响,或引致心脏病、中风,需接受透析治疗(俗称洗肾)或移植肾脏;建议市民应留意小便,看看是否多泡(蛋白尿)或深色等初期病征。

另部分人常服成分不明成药,或致急性肾损伤,排尿大减,且会水肿、气喘及心悸,部分治疗后仍难回复,或演变成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