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没有人认定当时担任营运群副总经理的陈瑞堂,将是流通业教父徐重仁的接班人,没想到在统一超商待了28年的他,却被推上总经理大位,掌管全台湾最大的流通集团。

一开始,有人担心他恐怕无法承担如此重责大任。也有人批评他,他是董事长罗智先的“魁儡”,没有自我意志,完全听命于董事长。

但,面对外界闲言闲语,陈瑞堂犹如老僧入定般,安安静静关起门来做事,极少在外曝光,三年来不曾接受任何媒体访问。

陈瑞堂给人的感觉,很像三国演义里的诸葛孔明,尤其当他摸著下巴痣上长出的几根胡须,含笑思考的样子。

说起话来文质彬彬、咬文嚼字的他,台大经济系毕业,进入统一超商后,在行销部待了超过20年才转任营运部,是少数兼具行销和营运长的高阶主管。

他向古书、古人学来的独特管理风格,每个资深行销员工再清楚不过。

每当陈瑞堂问及,“你的‘梅花’在哪里?”同仁就知道,是提醒差异化思考,典故源自于宋朝杜耒的《寒夜》“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他也会搬出《孟子.离娄》“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说明争取顾客,就是把顾客想要的商品和服务集合起来,顾客不喜欢的,就不做。

本期〈巴黎协定 关你什么事〉专题,就是在这么委屈的采访情形下,把会议怎么开、世界新游戏规则、台湾企业与人民该如何因应的重点带回。无论如何,巴黎峰会已揭示人类进入新的发展纪元,你不能不知道。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愿意委屈自己,也要去采访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