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导演坚‧卢治新作I Daniel Blake(港译《我,不低头》),真实得令人心绞痛。谁曾跟官僚稍稍周旋过,都能从中辨认出那被折磨得不似人形的影子,是他、她、你或我。
现代人的尊严生活,需要的东西如此简约:衣、食、住。但穷半生累积起来的一点基本,也可以轻易逐一失去。失去的过程像凌迟,让人看清拥有原是虚妄。无差别的代号,去人性的机制,像齿轮一样密密紧扣的运作,再现了卡夫卡小说主角置身的无止境循环。
人期望建立制度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但最后让制度变成圈套把人重重围困,卡住再卡住,问题出在哪里?
坚‧卢治一如既往,直视现实世界每一颗运行的齿轮,尝试检视每一个卡住的环节,翻找出人的痕迹、人的可能。把这些摊陈出来,亮在日光之下,看看,只要有哪一个小节,不论是多么微小的部分,只要稍稍松动一下、转圜一点点,事情就不会往更坏的、没有光所在的地方奔去。
八十岁的坚没有放弃,他也仍决意要让主角像他一样战斗,向现实说不。片中的战士,在已经所剩无多的时候,却仍愿意向更困乏更弱势的人伸出援手,分享自己的所有,物质的、精神的。再周密的保障制度都不会是真正的安全网,只有人能互相庇护,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关怀、义气,才能为社会形成安全网,保护每个人。不要以为这只是穷人之间的游戏,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付出也不是为了万一有需要的回报,而是拒绝让自己成为辗压在别人身上的无名齿轮,而是用伟大的人性来对抗非人的现实屠宰。
如果所有人都愿意把自己还原为人,感受别人的呼吸就像自己的一样珍贵,对别人的困苦也非无感,那么社会根本不需要任何凌驾于人之上的官僚和制度。但正因这样的失落和崩坏,真实的人总要继续战斗,直至最后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