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2万2550名新公民,人口570万的新加坡是人才济济还是挤挤?
今天一则“数字新闻”让红蚂蚁觉得身为体积小的昆虫还是好处多多的,至少不用人挤人。
没错,就是今天下午刚公布的,截至今年6月我国总人口过去12个月内增加1.2%(约6万5000人),达570万人的新闻。
其中公民人数增长了0.8%至350万人,非居民增加2%达168万人,永久居民则有53万人,与去年接近。
红蚂蚁咬了咬官方发布的最新土地面积资料,新加坡2018年的总面积为724.2平方公里。如果将570万人放在724.2平方公里,即意味着每平方公里有7870人,大约每127平方米有1人。127平方米有多大?就是一个公寓式政府组屋的面积。
总理公署属下的国家人口及人才署今天下午公布的中,最值得关注的数字有三组:
去年6月至今年6月有2万2550人获准成为新加坡公民,这是过去11年来最高的人数,比2016年的第二高人数(2万2102人)多出448人。 2018年在本地出生的公民总数为3万2413人,比2017年略增加了57名宝宝(0.2%)。 非居民人口在同一时期增加了约3万3000人。 一、公民人数增加是否意味着新加坡政府放宽了移民政策?
乍看之下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如果细看资料,则未必。
去年成为新加坡公民的2万2550人当中,有7%(约1576人)是在海外工作或生活的新加坡人的新生子女。其余2万零974人才是从外国移民到新加坡的新移民。
全国公民宣誓仪式于2019年8月31日上午在宏茂桥工艺教育中区学院举行,149人宣誓成为新加坡公民。来自香港的自雇人士杨柏健(前排左)宣誓成为新加坡公民后,与本地土生土长的妻子谢佳玲(前排右)拿着各自的身份证自拍,庆祝两人成为同个国家的公民。(联合早报) 他们主要(61.6%)来自东南亚国家,约1万2920人; 32.4%来自亚洲国家,约6796人; 剩余6%来自亚洲以外的国家,约1258人。
新加坡每年都会颁发1万5000至2万5000个公民权给新移民。这些人必须是与新加坡人有亲属关系的外国人,或者在本地念书、工作或已经居住一段时间的外国人。
永久居民方面,2018年获准成为永久居民的有3万2710人。新加坡在2008年颁发的永久居民人数最多,达到将近8万人。2009年开始收紧移民政策后,自2010年起,每年都控制在3万人左右。
区域分布也与申请成为公民的人非常类似。
2018年在本地出生的公民比2017年多了57人。虽然增幅不大,但还是有增加。那为何政府一直说本地的生育率在下降,不断呼吁大家多【做☆爱】生孩子?
那是因为生育率不是以婴儿人数来计算,而是以全国到了生育年龄的女性人口的总数对比新生婴儿来得出的。
(海峡时报档案照)
我国2017年的生育率为1.17,到了2018年却降至1.14,部分原因是因为介于20岁至30岁**生育年龄的年轻女性国人都还没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