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古至今一些高僧们多半饱读诗书,学问渊博,甚至多才多艺,当信手拈来的经书就能深入经中的内涵要义,领悟力之高令人崇仰。因此不少人听到“学佛”便避之怯步,望尘莫及。学问好就等于是有慧根吗?其实佛教所说的“慧根”就是领悟力,但不一定与学问好画上等号,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一个例子。

识字的人容易掉入“文字障”里,不一定参透字的涵义;不识字的人听人读念讲述,反而能静下心来聆听,听不懂就发问,疑惑也容易解除,久而久之就能凭自己的判断能力,参透经文的道理。相对地,有学问的人若是自恃过高,障碍也就高;若是不耻下问,那成就便不可限量。

有一种上上等人,属于自学型的人,领悟力,吸收消化力都高人一等,融会贯通、旁征博引,一旦明心见性,就能弘法利生。而一般人属中等人,虽有学问基础,还是需要明师指点,才能大放异彩,成为龙象。那下等人呢,难道就不能学佛吗?资质浅的人除了听经闻法之外,念佛与出坡,也是学佛修行的好方法,虽不能度人,却能自度,也堪称是佛门好弟子。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是相当平等的,没有设限,每一个阶层都有对应的法门进来学习,这么开放的场域就不该把自己拒在门外,赶快走进来,为自己找一个依止处,安下心来,为自己铺设成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