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被问及旧金山和香港的Startup有什么分别,我认为其中一项是香港太有礼貌太爱面子了。
传统家庭长大的我常被灌输长辈是对的这一观念:“我食盐多过你食米”,这观念在以前也许是对的。在一个资讯不太流通的社会里,一个人的见识与他的年龄几乎成正比,只有多活几年才能多一点经历、多一点途径获得知识。
慢慢地我们都变得很尊敬长辈、权威和上司的话,鲜去质疑当中的对错,甚至连讨论也很少,因为这好像有点“不礼貌”,不给“面子”。
但这二十年来互联网的资讯大爆发让见识与年龄的关系越来越少,上网的成本在大部分已发展国家都很低,在网上几乎能学到大部分知识,网络一代的见识比起以前同龄的甚至老一辈的非网络一代要来得更多。食盐多少和见识不再有直接关系。
对着长辈和权威,大部分人都表现得战战竞竞的--以前我也一样。不过这阵子“没礼貌的人”见得多了,觉得能独立思考而且能以道理捍卫自己想法的人,比起处处表现有礼但失去自我的更有魅力。每次与有想法的人讨论过后都能让自己的思维更清晰,建基于事实的论点能消除大家各自的盲点--这绝非彬彬有礼、应声附和所能带来的好处。
曾经很不喜欢讨论,除了怕得罪别人、很爱面子外,我认为潜在原因是害怕自己真的错了,只好逃避讨论而不去面对“我错了”这个可能性,而且还把这个动作美化成“有礼”与“和谐”。
最近一直在教自己如何当一个asshole,也鼓励团队成员一起当asshole,希望能多提出互相看不顺眼的地方,用道理互补彼此的盲点,从而一起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