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低调就毋需做Brand Building?不主动控制个人品牌方向、不对外说明随时被客户拒绝|周荣佳Wave

有一天,笔者跟同事A君聊天,言谈中,笔者鼓励他多投放心力做marketing。当时他回答:“我本人比较低调,不喜欢高调做marketing的活动。”

那时候,笔者不以为然,直到后来跟A君开会,看到他心情有点低落,便关心他到底发生什么事。A君答道,有一次签单后,在他开车送客户回家途中,这位客户坦诚说,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再找A君。他听后非常错愕,并追问原因。原来,这位客户觉得,A君现在经常穿着俗称“三件头”的西装,在公司一定位高权重;而自己的单额不大,心里不好意思继续麻烦他。

笔者问A君的感觉如何,他说自己并不高兴。原因是他突然间感觉到,自己跟客户之间有一段距离。

然后笔者向他说:“你还记得当初你说不想做marketing,不想做brand building吗?你觉得这样会太高调。”他说他记得。笔者解释道:“其实,尽管你不做marketing,不做brand building,你也已经做了。因为你给外界的感觉,已经留在每一位客户的心中。关键是他心中的形象,是不是你希望营造的形象?这点才是最重要的,对吗?”

如果,没有办法控制个人品牌的方向,形象便不如心目中所预计的一样。

笔者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比喻,可以跟各位读者分享。

假设B不幸被打劫,还被推跌在地上。这时有3个人经过,他们特征完全相同,唯独手中所持物件各有不同。

第一个人拿着一罐可乐;第二个人拿着一部iPad;第三个人拿着一个LV手袋。那么,如果B现在需要求救,为他追回贼人,读者认为他会找哪一个人呢?

笔者问过很多人,大家都有不同的答案和解释,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选择找拿着LV手袋的人帮忙。笔者问他们,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呢?他们都觉得,拿着LV手袋的人比较富有,对方不大会愿意追贼人。

他们都觉得,拿着LV手袋的人比较富有,对方不大会愿意追贼人。图片:unsplash

那为什么会决定找拿着可乐、拿着iPad的人帮忙呢?大部分人会回答,可乐罐是红色的,给人一种热情的感觉,而且这个人喝完可乐,应该会很有能量。亦有其他人答道,拿着iPad的人应该会是年轻人,大多会帮忙。这个比喻便恰恰解释了个人品牌形象的问题。

即使未必每个人会刻意建立自己的品牌,但无形中仍会慢慢确立一个个人形象。各位读者,试想想,在目标客户眼中,阁下的形象又是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