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专讯】曾任记者的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副教授傅景华,在传媒素养工作坊中指出,每篇报道背后都有一个框架,媒体只呈现想让读者知道的内容,而非事实的全部,“媒体较常使用集中报道冲突场面的对立框架,因为冲突场面较易吸引读者”。他续称,选举新闻属典型例子,传媒最常报道不同候选人的票数、得票百分比差距,看谁赢谁输,以及各候选人的策略、公布结果时的反应等。他认为,辩论框架最能协助社会讨论问题,如报道候选人的政纲,将双方观点放在同一平台上讨论,惟辩论框架对读者理解时事的能力要求较高,且相对缺乏趣味,故较少在媒体出现。

有校记问:“如何可以不被媒体框架影响?”傅景华说:“在求学阶段开始了解媒体运作、培养传媒素养非常重要,当学生明白媒体的运作、知道新闻是如何生产的,便能知道更多媒体的局限,以及学习分析不同媒体的内容。”他建议校记在阅报时记着自己只在看框架内的内容,若想更全面了解事情,宜多看不同媒体的报道,以及增强学识,增加理解新闻的本钱。

“傅景华提到新闻九大基本原则(出自书籍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 What Newspeople Should Know and the Public Should Expect),包括‘新闻必须真确,要报道事实的真相’等,是每个记者均须坚守的规则,对于我这名校园记者也不例外。他的讲解提醒我撰稿时要小心,以新闻原则作报道指标,别让不准确的新闻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