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年将结束,我们一如以往,跟班上的学员回顾上学年,并定下新学年的目标。
小聪(化名)努力思考,我看到他写下了“进步”2字。
我问小聪:“你想在哪方面进步?”
细问之下,小聪道出他的困难:“老师教完,我很快就会忘记。个脑好像一个穿了洞的袋,倒了东西进去就漏出来了!”
我鼓励小聪说:“我知道你有努力!可能未掌握到合适自己的方法而已。不如你趁暑假,试一试其他方法,建立好的学习习惯?”
小聪一向都用死记、抄写的方法温习,不但效率不高,很快忘记,还让小聪对读书产生了“很闷、很累”的印象。在学习技巧的课堂里,我们教学生运用不同的感官,增加记忆痕迹。
小聪是视觉加动觉型的孩子,我们教他把书本内容视觉化,加上利用动作去记忆。小聪发现自己颇擅长将重点用图案画出来,而且记忆比以前深刻。
小聪说每次放假温习,有时是1小时,甚至2小时,坐在书桌前,看书和做练习。我问他:“在那1小时里,你有专心吗?”
小聪说:“其实有时我觉得很累,只是‘望住’本书,但个脑是空的。”于是,我跟小聪说:“不是花愈多时间就等于愈好,时间的质量都很重要。我与他一起看看如何安排时间比较好。
重点在于:
温习的节奏在于配合孩子可专注的时间和适时回想来巩固记忆。我告诉小聪把目标放在“我要专注温习20分钟”,让他感到容易成功。运用适合孩子的温习方法和把目标细分,令孩子有“我做得到”的掌握感,重拾对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