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考入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同年6月作为学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举办的第二期社会学讲习班学习。1981年12月参加费孝通教授“四访江村”婚姻家庭方面的调查工作。1982年开始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五城市家庭研究”上海徐汇区某居委会的调查,1987年后参与国家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婚姻家庭的变化”的研究,1990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系任教,开设“家庭社会学”课程直至2009年。期间先后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七城市家庭研究”及“现代城乡家庭研究”的工作,亦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家庭、家族活动的现状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及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城市居民家庭代际关系研究”,亦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系合作完成“保定市民的婚姻家庭及市民家庭中的老年人和他们的代际关系”项目。 发表的家庭社会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有: 《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生产功能的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第3期; 《中国城市家庭变迁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3期; 《改革以来我国大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格局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第一作者); 《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第一作者); 《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为例》,《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一作者); 《关注“常态“生活的意义—家庭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初探》,《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家庭三十年——一个社会学的视角》,《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中国当代城市家庭变迁与家庭凝聚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农村的家庭与婚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作者); 《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杨善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链接
-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
- 香港家庭福利会简称“家福会”于1949年正式成立
- 儿童肥胖率提高在台湾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 春暖花开,转眼家庭采暖季已经结束了
- 本部及劳动部共同推动之“扩大外籍看护工家庭使用喘息服务计划”
- 融合了家庭宽带接入、路由器和多媒体机顶盒的功能
- 为了让经济弱势的家庭能安心团圆过中秋
- 国际领先的名品奥特莱斯——佛罗伦萨小镇打造的国内首家“奇幻丛
- 无论年龄或残疾,我们相信这是您的生活,您应该掌控一切
- 活动讯息2019台湾癌症基金会x远雄人寿癌症家庭子女奖助学金
- 葡华报综合报道,日前,由卫生与热带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小组进行了
- 由正午阳光制作,姚晨、倪大红领衔主演的《都挺好》正在天津卫视
- 摘要:家庭的出现是以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作为基础的 随着人类
- 根据一项政府研究计算滥用他人的手机,信用卡或个人信息
- 八月好剧如潮,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以一匹黑马的姿态横空出世
- 东南网11月5日厦门讯本网记者 邹玒记者今天从厦门市妇联获悉
- 剧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 家,最早的功能是为人类提供遮风避雨和安全防护的功能
- 我最爱的女人们2019 我最爱的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