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计总处公布最新的家庭收支调查,2018年国内的家庭,平均每户存款22万4千9百元,和2017年比多1万7千多块,年增率8.53%,创下10年来第二高。不过学者认为,存多存少跟景气好坏也有关系。景气差的时候,有人宁愿把钱存起来,对国内消费市场反而不好。
假日一早,传统菜市场挤满人,采购日常抢便宜,多数民众认为所得有限,但生活开销大,入不敷出。一位民众说,“现在比较无法储蓄,退休了已没工作怎么储蓄?现在吃老本吃那些退休(金)。”另一位民众也说,“(月薪)30K对对,可能赚得就没那多啦,所以也比较难存啦。”
不过,根据主计总处公布最新“家庭收支”调查发现,2018年每户平均可支配所得有103.6万,每户平均消费支出有81.14万,平均每户储蓄金额22.49万, 和2017年同期相比,年增率8.53%,创10年次高纪录。不过,去年所得最低20%家庭,平均每户所得总额34.49万元,平均消费支出却高达36.32万,全台有172万户低所得家庭,已连12年“负储蓄”。
台大经济系教授黄达业指出,“这就对于一些收入大于支出的中产阶级,或有钱的家庭来讲,储蓄率会增加,那景气变差收入更少,他储蓄率负的储蓄率就愈高。”
国发会主委陈美伶也表示,“我也不认为说就说大家要储蓄就一定不好,而是我们应该给大家有一个好的投资环境,不一定是消费啦,还有一部分是说,他们愿不愿意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做投资,那这个也是我们要去打造一个好的环境去引导(投资)。”国发会表示,各部会研拟,透过补助、降税手段刺激消费提振内需。而学者表示,美中贸易战持续延烧,恐冲击全球经济,大环境不佳,出口表现连带受影响,如果国内投资不振,经济成长率下滑,家庭储蓄恐怕还会继续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