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台北市民,很多人也不曾来过这里,沿着延平北路,基隆河与淡水河在路的尽头交会,这里就是社子岛,在大台北防洪计划里被列为滞洪区,禁建多年,要求开发声浪不断兴起。2016年台北市政府以i-Voting的方式决定社子岛的未来,但强制性的区段征收,加上配套不足,不少世居此地的居民担心无处可住,纷纷起身反对,与支持开发的民众形成两派意见。2022年1月19日通过环评,即将启动区段征收。社子岛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呢?
台北社子岛因为易淹水,被划为洪泛区而禁建。五十年过去,解禁的机会接近,只要达到两百年防洪标准,社子岛就可以开发,台北市政府决定用区段征收的方式,居民为何不愿意接受?
看似杂乱,社子岛有斑驳,更有历史轨迹的温暖,双河会的天宽地阔,和都会难得一见的田园美。一群师生,五天四夜,走进社子岛,理解它的真实与困境。
社子岛i-Voting之后|环境与人如何双赢?
生态、田园、人情味;破旧、杂乱、易淹水,不像台北的台北,强烈渴望改变,i-Voting之后,我们将要迎接什么样的社子岛?
七米高的河堤,阻隔了视线,让人都快忘了,台北是个有河流陪伴的城市。沿着延平北路,基隆河与淡水河在路的尽头交会,右侧是关渡,左侧是五股、芦洲。脚下,则是社子岛,在大台北防洪计划里被列为滞洪区,全面禁建。四十多年来,从纯朴走向混乱,成了大都会里的庄脚所在。从地图上看起来像只水鸟头部的社子岛,一直想要起飞,但该怎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