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撃是欧洲的传统运动,分为花剑、佩剑及重剑三种。由于欧洲发展较早,普及程度亦较高,故欧洲国家一向是剑击强国。直到1984年,中国的栾菊杰夺得奥运女子花剑第一金,也是亚洲第一金,风头一时无两。刘永松指,这面金牌令国内增加投放于剑击的资源及培训,亦令中国剑撃在奥运占一席位。
不过,刘永松直言,中国剑击的普及性、资源投放及青年运动员培训仍是相当贫乏,局限了这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以普及程度而言,全国参与剑撃的人数只有五万人,而注册运动员只有一千人;加上击剑再细分三项,变相各项参与人数的训练资源再被分薄。此外,剑撃所需的金钱较多,剑服及剑具较普通运动项目贵,直接令中国青年较少参与剑击训练。
然而,刘永松提到中国体育训练的强项,是“刻苦”及“灵敏”,剑击正符合这两种特性。密集而艰巨的训练不在话下,剑击也讲求灵巧的手腕、细致的动作,以及临场战术发挥。这类较讲求技术性的运动可以弥补体格的差距,若能提高普及程度,也可以期待中国击剑往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