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你好,过去肺栓塞被认为是少见的疾病,但近些年从临床上看,肺栓塞的发病率并不低,且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很不典型,死亡率、误诊率高。可以说,肺栓塞是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的。肺栓塞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咳嗽、痰中带血、心率失常、晕厥等,有的患者会出现一侧或两侧肢体疼痛、肿胀等表现。由于很多疾病都有像肺栓塞的表现,很容易被误诊、漏诊。有些肺栓塞患者被当作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死,有的则被诊断为肺炎。因此,发现疑似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尤其是在不明原因或突发的呼吸困难时,要排出肺栓塞的可能性。

肺栓塞多急性发作,早期识别极为重要。在此,翟仁友教授提醒肺栓塞的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高危人群包括:下肢肿胀、静脉炎、有外伤者及肿瘤患者,此外,长期卧床(如慢性病患者、产妇等)、经常长时间坐飞机或长期伏案工作人,总之活动很少的人也容易发生肺栓塞。当出现呼吸困难、胸闷、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就需及时到大医院就医。对于小的肺栓塞,一般采用抗凝的方法即可得到有效治疗。而对于溶栓或抗凝治疗禁忌症的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目前在朝阳医院,可以通过介入的方法得到治疗。

肺栓塞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儿童患病率约为3%,60岁以上者可达20%。肺栓塞以50~60岁年龄段最多见,90%致死性肺栓塞发生在50岁以上。性别与肺栓塞的发生在儿童及青春期无明显差别,20~39岁年龄组女性深静脉血栓病的发病比同龄男性高10倍。2.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估计在美国每年约有2百万人患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发生肺栓塞者约10%。72%的急性脊柱损伤和34%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者在70岁以上患者中71%患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后下肢深静脉病的增多与高凝状态、休克、心力衰竭及卧床(超过5天)等有关

肺栓塞是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咳嗽、痰中带血、心率失常、晕厥等,有的患者会出现一侧或两侧肢体疼痛、肿胀等表现。由于很多疾病都有像肺栓塞的表现,很容易被误诊、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