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
北京李大钊故居坐落于西长安街南侧新文化街风貌保护区的文华胡同24号,与北侧的民族文化宫相望,为民国时期民居建筑。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钊及家人在此居住近四年,这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见证了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等一系列最具代表性的革命实践活动,也是他简朴生活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真实写照,具有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
李大钊纪念碑林在纪念馆主楼西侧还建有李大钊纪念碑林,碑林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建筑形式与纪念馆风格一致。纪念碑林由像亭、碑亭、碑廊等几部分组成,展出碑刻及复制碑60余块,内容可大体分四类,主要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李大钊同志部分手书、中国著名艺术家缅怀和颂扬李大钊同志的有关书法作品和对历史存留的部分有关李大钊碑刻的复制内容等。碑林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李大钊思想,补充了室内展览的不足,同时增加了纪念馆的园区景观
《相期吾少年》的故事以民国为背景,利用入场口倾泻而下的水幕投影,生动呈现出李大钊先生伟岸的身影,好似穿越时空的镜像;也如烽火台般传递的火把,仿佛打破了空间局限,让那段历史岁月跃然眼前;演员精湛的表演,鲜活生动地再现了李大钊先生短暂但辉煌的一生。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 他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
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继承和发扬他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精神,中共中央决定修建李大钊烈士陵园,1983年10月29日正式落成,并免费向社会开放。 李大钊烈士陵园坐落于北京西郊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内,占地2200平方米,是一座庭院式仿古建筑,由李大钊烈士汉白玉雕像、李大钊烈士墓、李大钊烈士纪念碑、李大钊烈士革命事迹陈列室等构成,陈列《永远的丰碑--李大钊生平思想展》。 李大钊烈士陵园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集纪念教育宣传游览于一体,弘扬革命传统,传播红色文化,服务社会大众,发挥重要的宣传教育功能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11月27日晚,南京江北新区桥北文体中心大剧院,音乐剧《大钊先生》演出现场,被李大钊事迹、英勇献身精神所感动的观众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剧末的《国际歌》唱了起来。 《大钊先生》是新葡萄京娱乐场师生原创排演的音乐剧剧目,选取了李大钊先生英勇就义之前、面对绞刑架这一特殊时间节点,串联起李大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历与贡献,再现了革命先烈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碧血铸丰碑”的伟大形象,同时描绘了中国***成立初期遭遇的一系列艰难险阻。 李大钊的孙女李乐群表示,通过音乐剧来呈现李大钊精神,这是一种形式创新,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2021年6月19日上午,按照公司领导安排部署,按照公司党支部工作安排,河北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党员到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故乡乐亭县,开展“传承大钊精神,争做红色传人”主题党日活动,参观了李大钊纪念馆。 沿着纪念馆的中轴线由南及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8根气势宏伟的功绩柱,展现了李大钊生平中的八大丰功伟绩。从馆前进入馆内要登上38级台阶寓意了李大钊一生走过的38年红色人生历程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月9日战略院第九支部赴李大钊烈士陵园,围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开展主题学习活动。 李大钊烈士陵园位于北京香山地区万安公墓内。第九支部党员首先瞻仰了李大钊烈士及其夫人赵纫兰女士的墓碑,随后参观了“李大钊烈士革命事迹陈列馆”,回顾了李大钊同志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懈奋斗的一生
草场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观看话剧《寻找李大钊》 为进一步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12月20日,草场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观看经典话剧《寻找李大钊》。话剧《寻找李大钊》以“戏中戏”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剧组在排练话剧《寻找李大钊》及电视剧《反贪局长》的过程中对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精神的追寻、领悟、践行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本剧通过今昔对比、剧场穿插等方式进行展演,讲述了李大钊身上“我愿意”的精神,这是一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是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是时代的最强音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成立于1989年4月,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委宣传部、河北省委宣传部、北京大学、全国党史研究会、北京李大钊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研究会成立后,即挂靠在北京大学,在中共中央的直接关怀下,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编辑出版了《李大钊全集》,组织撰写了《李大钊传》,编撰了《李大钊年谱长编》等多部著作,发表了许多颇有深度和价值的论文,为推动李大钊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3网站太阳集团将充分利用好教研基地这个平台,深入研究和挖掘李大钊的事迹与精神,切实开展李大钊思想的研究工作,多出高质量成果;向专家学者学习,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使青年一代继承好、发扬好李大钊精神,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月2日,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教研基地揭牌仪式在我校举行。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成立于1989年4月,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委宣传部、河北省委宣传部、北京大学、全国党史研究会、北京李大钊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研究会成立后,即挂靠在北京大学,在中共中央的直接关怀下,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编辑出版了《李大钊全集》,组织撰写了《李大钊传》,编撰了《李大钊年谱长编》等多部著作,发表了许多颇有深度和价值的论文,为推动李大钊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6月7日上午,唐工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校团委共邀李大钊纪念馆宣讲团来校为学生进行“开天辟地——李大钊与中国***”主题宣讲。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秦爱君与李大钊纪念馆宣教部长王晶晶与各系学生代表一同接受红色文化洗礼。 此次主题宣讲以“弘扬大钊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线,以乐亭大鼓、皮影等生动丰富且具地方特色的形式展现李大钊等老一辈革命先烈的建党思想和伟大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