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作为社会学系的必修课程之一,说明了学科的基本精神里,具有抽象思考、系统分析、敏锐观察及反身思考的特质。然而,如何选择“适当”的阅读,则涉及各自的学术训练和品味,以及对于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的眼界、想像力及实践意图。授课教师与同学之间也非灌输正确解读的上下关系,而是一种引导与互不同意、冲突的开端。修习本门课程之同学为大三以上,已受过基础训练的社会系学生,故此鼓励同学开放心灵及胃口,精读而非名词(关键词)解释阅读。 本课程为一学年的课程,社会学理论非常庞杂,初步以古典理论及当代理论切分,上学期希望能完成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的几本经典著作的阅读。同学们至少必须要粗略地读过,理论家及其关键概念的引介、解读则由授课教师尽责,下学期则会进入齐美尔及当代议题。我在选择读本的考虑时,主要是锁定“社会领域”及“社会事实”的想像,希望展开具有历史观点、回应当代社会及文化比较观点的阅读及讨论。 也建议同学们不要太快地以“当代自己所处的情境”来设想社会理论,也就是说,或许不需要快速地滑溜以自己周遭的例子来框架理论的想像力及可能性,反之亦然。 当然,最大的邀约和请求,是进入阅读与思索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