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徐艳 6月1日起,中国气象局发布的《霾(灰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下称《灰霾等级》)正式实施,从此,“灰霾”有了正式、统一的标准。与广东省气象部门之前采纳的灰霾标准相比,新标准更加严格。一些此前被气象部门认定为“雾”的天气现象,今后或许要归入“灰霾”之列。这意味着,今后被气象部门正式认可的“灰霾天”将更多。

据了解,目前只有广东省气象局对灰霾进行检测和预报,但是6月1日新标准实施后,全国各地气象部门都要对灰霾进行检测。在国家标准出来之前,广东省的灰霾标准是:当相对湿度在80%―95%之间、能见度低于10公里时“酌情考虑”是否属于灰霾。负责编制《灰霾等级》的广东省气象局首席专家吴兑认为,这种情况下,容易将“雾”和“霾”混淆。而国家制定的新标准更为符合实际,也更加关注灰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按照国家新标准,能见度低于10公里,相对湿度小于95%时,排除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吹雪、雪暴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就可判断为灰霾。

除了对湿度放宽之外,国家标准对于造成灰霾的四种大气成分(直径小于2.5μm的气溶胶质量浓度、质量小于1μm的气溶胶质量浓度、气溶胶散射系数、气溶胶吸取系数)也有明确规定,只要其中有一种充分指标超过限值,即使能见度大于10公里,也是灰霾。灰霾的预报等级分为了轻微、轻度、中度、重度4级。

中度灰霾天气,减少户外活动,停止晨练;驾驶人员小心驾驶;因空气质量明显降低,人员需适当防护;呼吸道疾病患者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可戴上口罩。

重度灰霾天气,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驾驶人员谨慎驾驶;空气质量差,人员需适当防护;人员减少户外活动,呼吸道疾病患者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可戴上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