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淑美指出,有氧运动种类多,在运动前需了解个人体质及运动强度。刚接触有氧运动者,应先从低强度运动开始, 循序渐进待身体适应后,便可挑战更高技术、提升强度。

“选出适合自己有氧运动之外,最重要是热身。”彭淑美说,热身最重要的步骤为拉筋, 在拉筋过程中增加全身关节柔软度,进而促进血液循环。

HIIT( 高强度间歇运动) 为热门有氧运动,主要是无间断且节奏快速的重复动作,通常以群体形式进行。(见上图,文大运健系有氧家庭提供)

HIIT 能有效增强肌力、燃烧脂肪及预防心血管疾病。

彭淑美建议,初学者不要马上接触HIIT 这类高强度运动,首先应学习深层呼吸,让氧气在身体内参与能量释放及交换作用,使肌肉运动。

据《麦片早餐报》指出,以24 小时观察,高强度与低强度运动所燃烧的热量并无差别, 最重要的是持续每天运动,锻炼足够体能渐渐提高难度,方可达到健康无害的健身效果。

有氧运动为动作重复、有节奏、时间长的运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肌肉开始收缩,需要体内的能量ATP(三磷酸腺苷)协助,到一定时间后,氧气进行能量释放,并发出一连串生化反应。

若以时间长短区分有氧与无氧运动,无氧运动是短时间内进行,例如100 米短跑,而有氧运动则是长时间进行,例如马拉松。

文大运健系教授苏俊贤说: “区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简单分类方法为提供能量的速度。”六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达到有氧运动的效果。

运动中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是同时进行,当有氧呼吸运作时,过程有三阶段。

第一阶段为糖解作用,分解人体中提供能量的物质;第二阶段为克雷伯氏循环;第三阶段为乳酸分解作用。

三阶段运作需六分钟以上, 按顺序燃烧糖、脂肪、蛋白质, 达到瘦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