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成家”、“伴侣”,每个词汇底下有千百种的诠释,每个词汇的组合之中,又蕴含着无数的差异与可能。也许你/你也开始想像,这些排列组合的结果,跟传统的“(异性恋)婚姻”意涵有哪些不同。“多元家庭”到底是什么,又如何成为可能?我们为什么要珍视多元家庭的“多元性”?不同性身份的人如何在现制下成家?与性无关的三五好友可以共组家庭吗?
台湾伴侣权益推动联盟将在2010年10月31日举办座谈会,邀请“Our Story Our family”多元家庭成家征文活动的得奖作者,聊聊她/他们真实的成家经验;联盟成员也将分享联盟这半年来关于“伴侣法”及“同志婚姻法”法案研议的阶段性成果与主张(含外国立法例与社运观察)。非常希望大家能一起来大鸣大放、众声/身喧哗,分享你/你们对于“成家”的各种想像。
相信我们能够借着一次次像这样的对话,变得更有能力去理解差异、包容不同、重新建构并丰富台湾社会对于伴侣/家庭的想像与定义。
请将报名表E-mail至伴侣盟联络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