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代价:最毒化妆品》是一部纪录片。序幕是一位波士顿大学医学生,每天使用27种身体清洁产品和美妆品,在测量她身体里令人咋舌的化学负担后,她才意识到自己是位“充满毒素的有毒美女”! 影片同时纪录了著名的娇生爽身粉集体诉讼案件。虽然类似塑化剂损害人体健康事件频传,但生活中依然处处是参杂化学成分的生活用品。如同影片一开始萤幕上出现的那行惊悚的文字:“美妆产业正在摧毁妇女的细胞”!

根据哈佛妇女健康观察的资料,美国平均每位女性每天使用12种不同的美容产品-清洁剂、护发素、染发剂、香水、护肤产品、香熏乳液、指甲油和化妆品。消费者可能会假设所有这些成分都经过了测试,以确保长期使用是安全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据《国际癌症杂志》于2019年12月3日发表的一篇“在美国大量的黑人和白人女性中,染发剂和化学矫直剂的使用以及患乳腺癌的风险”研究发现,染发剂和乳腺癌之间有着关联性。在研究进行前的12个月中,使用永久性染发剂至少一次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比不使用染发剂的女性高出9%。当研究作者按种族对调查结果进行分解时,发现非洲裔美国妇女的风险更高。与未使用染发剂的女性相比,该组中在过去12个月中使用任何永久性染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高45%。

该研究的作者藉鉴了由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进行的《姊妹研究》数据。该研究于2003年至2009年间,招募了50000多名,年龄在35至74岁之间的女性,以研究环境和基因如何影响患乳腺癌的机会。

在研究期前的12个月内,使用这些化学产品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8%。每隔五到八周使用一次含有化学成分染发剂的女性,与不使用该产品的女性相比,患乳腺癌的风险高31%。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染发剂研究的所有参与者,均被视为罹患乳腺癌的高风险,因为他们的姐妹患有这种疾病。这意味着调查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平均人口。但是,由于这项特殊的研究,已经针对了因家族病史而处于高风险中的一组女性,因此非裔美国女性中出现的额外高风险,可能不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

那么如何减少化学暴露?哈佛医学院女性健康学系副教授凯瑟琳·雷克斯罗德博士,和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塔玛拉·詹姆斯·托德建议:

改变审美标准:接受头发变白和拥抱皱纹可能并不容易,但这是女性应考虑的文化转变。

如同影片中那位亚裔医学生,在得知自己所使用的美妆产品对身体造成负担后,勇于接受自己不同于白人的美,以及詹姆斯·托德说的:“健康是美丽的,女性应该挑战美丽的文化标准,适应这些变化并改变可接受的范围。我们应该开始教导下一代,拥抱生活的各个阶段,而不是试图改变这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