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哲学教授,以对话形式和角式扮演,讨论宗教,主题包括神迹、科学与宗教、设计论、苦罪等等,都是一些根本而又具争议的话题,若一般人讨论起上来,可能会没完没了,甚至劳气动真火。书中两个角色宗信和哲怀,以君子态度、心平气和地讨论这些主题,想能够清晰地介绍宗教哲学的入门级讨论中,会涉及的论点与概念。
我自己不是读哲学,读的也只是普哲作品,一旦去到一些比较深的、很多符号术语的哲学,便会开始头脑发胀。矛盾在于我觉得这些哲普作品有时又过于入门,好像未够深入。这书以对话形式,自然是为了更易入口,也的确如此,但也面临论点展开似乎只能点到即止的问题,再加上对话形式,论点论据也深埋在对话当中,读者得有清晰的思路去跟纵讨论,一不小心就会断了脉络。所以呢,为了易入口而选对话形式,可能反而比较不易入口。
亦由于此书以入门为目的,所以在取材上也得有点取舍,也似乎成为这书的争议之处。这书一出后的回响甚多,有很多护教人士也撰文讨论,觉得当中宗信的理据总是较薄较为下风,质疑两位无神论作者有目的之余,亦抛出一大堆看得我又头脑发胀的论据。本书其实亦已指明是本宗教批判的作品,而既然作者也说已尽力没有偏颇,便应相信他们。这其实引伸出另一个问题:非得要学懂高深的如本体论证,才能理解弄清宗教的逻辑吗?一般人没有神学护教学识,如何面对这些深层问题?相信这是当代宗教要面对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