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智障人士和精神病康复者,我们会有什么印象?不正常、有病态、情绪失控、须隔离……这些都是世俗给他们的标签──但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又有多少认 识? 不独是一般人,就连现时专业的社福界,也抱着这种眼光来看智障人士和精神病康复者。他们因缺乏别人关心,内在世界确实孤寂;但孤寂不代表死寂,不代表一无 是处。事实上,他们仍有个人的才能、特长和资源,可以追寻自己的生命意义。 本书记载的一群社工,就是基于以上理由,静静地在社福界掀起“革命”,尝试打破工作常规,用新的取向──“能耐为本”──去服侍智障人士和精神病康复者。 他们不再视服务对象为有缺陷、有病态的人,而改用全人关怀的角度,投入感受案主的生命历程,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发掘他们的潜能及自我价值,帮助案主拓展新 生活。 这种尝试已初见成效,也像一石激起了社福服务的涟漪,值得业界及关心社会的人士关注和讨论;而其背后的理念和方法,也值得教会在推行关顾服侍时借镜。 “无论案主的问题有多复杂和难以明白,只要有关人士和工作人员能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命历程,以及其与问题出现的关系,加以理解和细心关怀,最终都会令案主回 复正常的生活,为社会作出贡献。 这并不是空谈,而是我们实在的行动和长期的坚持。” 叶锦成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学系教授
对于智障人士和精神病康复者,我们会有什么印象
相关链接
- “澳门扶康会”于2003年由一群志愿人士创立
- “伤青会”过去一直为推动残疾人士的权益而努力
- 主页 倡导 公开声明 就发展商拒绝预留用地作“自闭症人士支援
- 公共讯戴秀超为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
- 特邀专家学者、艺术人士共济一堂,汇集全球学界思想,思维碰撞
- 李业福是位听障摄影师,他用镜头捕捉精彩生命:“不要受制于自身
- “蜗牛”,是心智障碍人士的昵称
- 神父希望为一名因堕胎而命危的少女作临终祷告
- 新春祝福温暖人心,倾听民声传递关爱
- 闪耀娱乐制作有限公司是“自资社会企业”
- 对于智障人士和精神病康复者,我们会有什么印象
- 透过与民间机构和公共部门开展合作
- “米”属性平和, 对人体十分有益
- booking.com 企业商旅服务访问了来自 24 个国家
- 包容并不一定是把那些有差异的人包括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
- 运动日由体育局主办、中国澳门残疾人奥委会暨伤残人士文娱暨体育
- 过去14天内曾经到过中国的人士应自我居家隔离14天;密切观察
- 申诉专员赵慧贤今日9月23日宣布展开主动调查
- 疫情初期,社会陆逐出现防疫物资短缺的情况
- 随着社交媒体持续改变全球人仕的互动方式
- 环保监督团体“全球见证”global witness今天29
- 环保监督团体“全球见证”global witness今天29
- 提供拥有英国国民海外身份人士及其家属
- 何为残障人士呢?大众化的解释就是肢休、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长期
- 女主角阿红,醉心粤剧,与知己阿芬及阿龙各怀理想
- 6月11日下午,省委督查组第八组在安徽省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
- 政府十一月十日公布,经评估疫情风险
- 公共讯戴秀超为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
- 所有人士抵达集合地点及活动场地后
- 申诉专员赵慧贤今日九月二十三日宣布展开主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