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濒临绝种生物数量开始恢复,往往令人振奋,但复杂的生态系不是数字加减游戏,解决一个问题,常常可能产生更多问题。
Ben Lei,取自Unsplash
4月底美国加州蒙特里海湾水族馆的科学家们,于生态与演化期刊发表一篇研究指出,被视为保育有成,从过度捕捞、濒临绝种阴影中恢复数量的大白鲨,对当地生态系,特别是另外一种濒危生物海獭,已产生负面影响。
生物间最直接、最强烈的关系是“食物链”,也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但除了这些直接可见的影响外,还有许多更复杂、不易察觉的关系必须要注意。大白鲨的主食是富含油脂的海豹或海狮,偶尔也会误认海獭为食物;这种试探性的啃咬是双输,大白鲨浪费能量觅食、海獭则遭受致命伤害。
人类尝试扮演上帝之手,认为只要适当介入,濒危生物即有恢复一天,但实情往往是,当我们涉入更多,才真正开始学得更多(够谦卑认真的话);也因此现代保育概念才会转变为回避、减轻冲击,最后才是补偿。这当中寓含一种谦抑的思想,提醒人类时刻都不能自以为是,假扮上帝之手。
大白鲨的研究正提醒我们,面对大自然,任何行为,包括科学,都要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