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骑楼空间为因应台湾炎热多雨的天气而发展出来,经由清代政策的推广与日治时代的法令规定后,成为了台湾特有的建筑景观,不仅提供行人遮风蔽雨的行走空间,也是店铺空间的延伸,形成的公领域与私领域交杂共处的特殊样态。 《无以为家》主要取材自万华的骑楼空间。在这个经历过繁华与衰败的台北旧城区,骑楼是一个留有时间轨迹的通道,也是交织着摊贩、过客、住民、游民、茶室、小吃摊的生活场域,乘载了长年伫留于此的人们之记忆与情感,似家,又非家。作品以3D 扫描纪录骑楼内的常民生活,然而此种凝炼却并非静止的,取得的点云(Point cloud)数据仿佛是逐渐堆积的时间晶体,在动态的流动中不断地聚合,又再次离散,人们生活的轨迹进入了时间之流中,让每个瞬间都不断连续与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