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观点是近代发展出之社会工作理论,即使社会工作长久以来都强调要着重服务对象的优点与能力,不过直到1980年代晚期,优势观点才被纳入实务取向内。 在传统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中,病理模式一度居于主流之位,但优势观点的发声,认为实务工作者不该仅将焦点置于服务对象的缺陷与不足,如何去发觉个人所拥有的优势层面才是值得被关注的。优势观点尊重且强调每个人的主体性,它肯定个人独一无二的生命故事,并相信服务对象本身拥有的能量,实务工作者的存在是与其一同合作努力,去激发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优势和价值。优势观点期待让服务对象在工作过程中得到充权,找到重新肯定自我的意义与价值。 本研究以7位贫穷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结合优势观点探讨其在贫穷生活经验中(聚焦于自我看法、同侪以及家人与亲子关系三大面向),个人所具备之内外在优势。研究发现受访青少年所拥有之内在个人优势可分为:正向思考(对于“贫穷”的认知、对于“自我”的选择与改变、对于“未来”的梦想)、正向人格特质(知足、早熟独立、高度自我要求、自信、乐观、体贴、积极规划,彻底执行、踏实)、良好自控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同侪互动面向、家庭经济危机面向)以及重视自我为生命主角等四大面向;而外在环境优势方面,则有家人与亲友、朋友、邻里、学校与军警大学体系、社福机构、政府单位与灵性支持--宗教信仰等七大面向。 最后在研究讨论中,研究者认为青少年期所独有之特质可与优势观点相互结合,因此实务工作者可利用其加以发展,做为青少年内外在优势的发觉与创造者。文末,研究者也分别提出对于从事实务工作、政策规划与学术研究上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