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申请专利、将研发技术转移应用于业界,不但回馈社会、回馈学校,另一受惠者便是学生,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相关研究后,不但拥有相关知识与技术,对未来升学或就业都有很大助益。图为机电系学生操作实验室仪器,进行实验与研究。
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学系95学年度新进助理教授蔡子萱,甫至本校任教便表现不俗,在镁锐科技公司的合作赞助下,获国科会补助,完成“镁合金表面处理及其电化学抛光技术研究”,并成功将其技术转移至镁锐科技公司量产。
镁合金具有质量轻、硬度高、可防电磁波干扰及避震等优点,却因化学活性大容易氧化、腐蚀而无法被广泛运用。蔡子萱说:“过去,镁合金表面处理与抛光需投入大量人力,不但需耗费大量资金及土地建置厂房,抛光的过程里,飘散在空气中的镁合金粉尘经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亦会影响健康。”这项研究的成功,可大幅降低人力的使用,借由电能及化学能作用整平镁合金的表面材料,而且整平后可以马上进行加工不须等待,不但节省时间,而且成品更具光泽。此外,抛光过程镁合金粉尘会溶解在化学溶液中,可有效避免污染。
此项研究多用以业界,开发、带动镁合金市场的发展,造福许多3C产业,不仅可运用在轻量化机壳方面,如:手机、数码相机及笔记型电脑等高阶产品,近年来,在汽车工业上也备受重视,如:汽缸体、门框、轮圈等。
“没有任何一项研究可以被完全的画上句号”,蔡子萱表示:“虽然该研究已经通过工厂试验,但这项以电化学抛光镁合金表面的技术还有改善的空间,因此仍须不断地测试,以寻找**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