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认识教育过程的特点,还必须研究教育活动的结构。事物的质是由结构决定的。教育活动过程与生产劳动过程以及一段的认识过程的结构不同,因而其特点和目的也不相同。

劳动过程的结构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通过自己的有目的的活动,借助于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使之发生预定的变化.其结果是产生出适合人的需要的物质产品。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一方是人,一方是物.是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和作用的过程。在这里.具有主体性质的只有劳动者一方,劳动对象是被加工、改造的纯粹的客体。

而教育过程结构则不同。它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组成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把教育内容内化为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改变了受教育者的原有状态,促使其身心发展走向社会化的过程。教育过程的结构表明,在教育过程中,一方是人,另一方也是人,是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的过程。而不是生产过程的“人——物”过程或“人——机”系统。

教育过程也不同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在一般的认识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是直接地自觉地认识客体,发现规律。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活动是学习.是学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作为教育对象的受教育者是缺乏经验和知识的.所以才需要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专门教育者来指导。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反映着知与不知,多知与少知的矛盾。教育过程要有专门教师进行组织和领导,这也是教育过程所具有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