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启明称,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并无设硬指标。(林晓君摄)
港府年初推出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收到逾1.8万个求职申请,惟目前仅440名申请者入职,配对成功率约20%,有议员质疑计划成效,呼吁当局要了解年轻人想法。
劳福局今在立法会人力事务委员会报计划进度,劳福局副局长何启明表示,截至6月30日,有377间企业提供2887个职位空缺,推算整体求职申请数目超过1.8万个。
根据计划要求,雇主须在员工受聘后7日内,向计划秘书处提交津贴初步申请,何启明表示,最新申请数字为440份。劳工处补充称,已批核的申请,有227份属一般职位,创科职位则有119份。
自由党邵家辉质疑计划成效,指推出逾半年,市场仍有2400个空缺。何启明的党友、工联会麦美娟亦关注,能否在8月底前用尽余下名额,认为局方要知道年轻人想法,而非一味宣传。
何启明解释指,“求职是双向”,毕业生考虑待遇等因素,公司亦会考虑求职者是否符合要求。他又称,计划“无硬指标”,局方会尽力宣传。他补充道,会在计划结束后,按申请人的背景资料调查分析。
另外,有关如何支援已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就业的青年,劳工处称,广东省政府特别安排了“广东青年热”予香港毕业生,如果他们在工作、生活,甚至心理方面,遇到任何问题,都可拨打热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