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加拿大国情不同,彼此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取向,这就决定着中国与美、加三国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中美基础教育孰优孰劣,不同的人持有不用的观点。比如,如果比较的是数理化课程,中国的基础教育肯定超过美国;但反之如果比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美国的基础教育则一定超过中国。中美基础教育为什么存在着这种差异呢?首先,中美两国有着极为不同的教育传统,中国基础教育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本身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而美国则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其次,不同的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有不同的理解。以数学为例,我国教育界历来认为,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是数学的基础,因此我们中小学阶段需要去记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美国则认为知道去哪里寻找这些定理和公式更为重要,他们认为可以查到这些公式和定理,就无需伤神费力的去记忆,人脑完全可以省下来去思考其他的东西,比如这个定理有应用价值吗?我是否有必要去学?等等。
再者,从价值取向上看,美国的基础教育是从个人主义本位出发,个人至上是其传统的价值追求,美国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中国的基础教育则是从社会本位出发,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念是其传统上的价值追求,这就决定了中国基础教育所进行的个人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都是和价值观念相关的。
最后,中国的基础教育重视扎实性,而美国教育重视多元性;中国的教育注重纵向的深度,而美国的教育则注重广度;美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立的精神,中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相应的,美国有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够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中国基础教育则沉闷的多了。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点是进度快、难度高、知识点多、抽象度高,常常美国一周讲的内容,中国十分钟就可以讲完,加上学生有高考的压力,相对国外来说,学生所受的压力较大,引用杨振宁教授的话来说中国教育窄而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美在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模式教育;而美国则侧重于强调创新精神,强调个人主义。正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教授所说,中国与美国的基础教育,不能讲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要因人而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创新,对于美国学生,应该让他们打好基础,这样互相弥补,是最恰当的。
通过对中国与美国、加拿大的基础教育进行比较后,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最理想的教育是将中国与美、加三种教育模式的优势相融合,这样将即有扎实深厚的基础又有创新。但是由于这几种教育模式是基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所以融合起来有着相当大的难度。中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目前确实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美、加两国的教育确存在着许多优点和先进之处,值得中国教育借鉴和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教育改革就要完全以美、加教育为榜样而全盘吸收,要知道中国与美、加的教育体制是植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以及价值取向的,无论谁都不可能完全吸收对方的精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中国的教育必须是建立在适合中国的国情基础上的,它反映的是中国的社会文化内涵。那么,如何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方法和教育体制,是我们今后教育研究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