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习惯》读书心得,以列点来记录,希望这能够成为以后培养习惯的原则:

建立身份认同是好的,要想“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可以在立志的阶段时实作的方向,避免未来规划有错而需要修改时产生挫折。

仪式是好的,一个习惯的触发开始和执行维持的好帮手,如果是一个不爱无聊的人(Just like me),个人偏好听一首歌,或是一个短时间的暖身动作作为仪式。除了仪式之外,在原本旧有的习惯上建立一些小动作也是触发新习惯的方法。

延迟享受是好的,除了脱离各种方面的贫穷陷阱,这也常常是好习惯的特征之一,考虑机会成本低的未来收益,可以帮助自己规划更好的习惯策略。

偷懒是正常的,会想偷懒是每个人都会发生的状况,重点是不要执行与自我认同背道而驰所产生的选项。如果理性的想会发现偷懒的选项机会成本是相对高的。

规划习惯有必要考虑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的执行效率,降低规格没问题,要维持住比较重要。

记录是好的,可以增加成就感,但要小心避免产生如同童子军的徽章迷思,那不是人生的唯一一切。

坏习惯需要改掉的作法有:断掉触发的场景、制作一个让换习惯执行起来更麻烦的场景、想办法让坏习惯没有吸引力。好习惯可以反之执行。

好习惯和坏习惯无关道德,不必为此任何作自我批判。还是要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阻碍才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