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国平1,秦湘辉1,李 强2,李 明2,龙小勇1,刘庆涛1,刘照炜3

摘 要:结合实际工程,模拟道面混凝土散热特点,研究了不同防冻剂掺量、保温措施、入模温度、环境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混凝土强度降低,亚硝酸钠掺量低于2%不影响混凝土强度,超过4%则对混凝土强度造成一定损失。采用塑料海绵配合电热毯对试件进行保温加热、提高入模温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强度。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保温措施对强度的影响最大。

(1)防冻剂掺量高于2%时,冰点下降不显著,掺量在2%以内不影响混凝土强度,掺量超过4%对混凝土强度造成一定的损失。实际工程施工中,当环境温度为-10℃以上时,可以考虑按2%的量添加防冻剂,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可以适当增加防冻剂掺量。

(2)橡塑海绵的保温效果较棉被好,添加电热毯养护的试件在环境温度为-10℃和-15℃时,试件的抗折强度均能达到4MPa,在施工环境恶劣时,可以考虑使用电热毯配合橡塑海绵对试件进行养护。

(3)入模温度高的试件强度也高,混凝土强度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也较少。入模温度高于25℃时,冬季施工对后期强度几乎没有影响。在条件允许时,可以通过提高入模温度来保证混凝土质量。

(4)环境温度越低,对混凝土结构的损害越严重。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并对对养护环境温度实施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