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提及,当局将会再识别约255公顷有发展房屋潜力的“绿化地带”,预计可提供7万个住宅单位,并会在2024年或之前改划第一批土地,而规划署明年会完成检视余下所有“绿化地带”的发展潜力。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书面回复质询时指,现时本港“绿化地带”共有约1.67万公顷,较2017年新增441公顷,主要来自2018年至2021年期间刊宪的五张大纲图,包括小蚝湾、梅窝北、贝澳坳、沙螺湾及䃟头、深屈及䃟石湾。
全港约1.6万公顷“绿化地带”用地中,超过一半已知有明显发展限制,另外1200公顷已纳入发展计划。
另外,早前已公布的255公顷建屋绿化地带,分别来自8幅地块,位于元朗、荃湾、北区、屯门四区,最大一幅土地位于屯门东,占地107.3公顷。
宁汉豪最后指,对于发展个别郊野公园边陲土地,政府没有排除,但政府需在规划资源许可情况下,按优次处理不同土地供应选项。政府会适时探讨于个别郊野公园边陲用地进行发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