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吃的燕窝,是生长于马来西亚、印尼、越南一带的金丝燕。金丝燕一年会产卵三次,几乎每次都会生两颗蛋,而孵化出来的乳燕,通常都是一公一母。
以前金丝燕都在洞穴中筑巢,由于是开放空间,容易受到天敌攻击。为了让金丝燕能够安心的哺育下一代,我们在适合金丝燕居住的环境,盖了燕窝,让金丝燕免于天敌的侵扰,让乳燕无后顾之忧的成长茁壮。
在哺育乳燕的期间,金丝燕爸妈必须不断往返觅食,让金丝燕宝宝快速长大。成长的过程中,小小的燕窝逐渐无法容纳快速成长的宝宝,等到宝宝长大离巢,金丝燕爸妈的工作也完成了。
金丝燕筑巢的时间一般都在45天左右,其中以7天的时间下蛋、15天左右进行孵蛋,初生的燕子大概要40~50天的时间才会离巢,因此前后时间最少需要110天。
用过的燕窝就不再使用,如果下一次要哺育新生的宝宝,会再筑一次新巢。由于燕窝的成分是蛋白质组成,如果放置太久不处理,容易腐败,所以在小燕子飞走,不再使用燕窝之后,我们就会采收燕窝,并且清理环境,让金丝燕下次回来筑巢的时候,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而采集燕窝一定要等小燕子飞走后才能进行,每年约只能采收3~5次,因此数量相当稀少。
几百年前,并没有生态保育的观念,人们为了采集燕窝致富,不在意乳燕是否离巢,就采收燕窝。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金丝燕来到人类的屋子里筑巢,而人类把居住的地方让给金丝燕,也许是生长环境正好符合需求,其他的金丝燕也跟着一起来繁殖、筑巢。为了让金丝燕有更好的环境,人类开始研究适合金丝燕生长的温度、湿度,才慢慢演变成现在的燕屋文化。
虽然如此,金丝燕是无法人工哺育繁殖,所以我们做的,只是让环境变得更好,而不是人工饲养金丝燕,更与养猪养羊完全不同。
筑巢在燕屋里的燕窝,品质容易控管,相对的营养价值也会更好,不像是在洞穴中,容易受到很多物质污染。
燕屋的建立,不但给金丝燕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免于天敌的侵扰,同时还能让金丝燕家族在这样的环境下生生不息,同时我们也能采集到营养价值丰富的燕窝,是人类与大自然共好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