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钟小玲/编译】“死亡”或许是现代社会中最大的禁忌,借由媒体和其他管道的传播,死亡已不再是不可碰触的议题,但人们对于死亡依然有着无法言说的恐惧。传播媒体报导一些死亡的麻烦案例,健保被塑造成现代科学用以对抗死亡的工具,这代表死亡通常被视为医疗失败的结果。这些关于死亡议题的诸多报导,对于年长者和病人来说,更是加深他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现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天主教会架设了一个新的网站,目的是要从实务上和灵性上帮助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掌握有关临终和死亡议题的各种讯息,让人能够做好准备,安然面对死亡。

这个网站提供的临终关怀指南,内容包括各项医疗资源、个人见证、专家学者对于安宁照护的观点,以及道德、牧师服务、历史方面的资讯。天主教会对于这方面的工作长久以来已经累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这个网站已经在十月31日对外开放,提供人们在临终过程时,面对各种波澜起伏的许多生命故事。

曼尼克思博士(Dr. Kathryn Mannix)本身就是安宁照护的杰出顾问,也曾经与总共约一万到一万五千名的临终者共事过,她表示世人对于临终最常见的迷思,就是以为人们在越接近死亡时越无法保持平静,不过她在安宁照护场所的临床经验却发现,很多案例在面对死亡时并不沮丧,甚至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或几星期里反而活得更加喜乐,并没有像世人料想的一样抑郁而终。

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天主教会表示,如何协助临终者,天主教会拥有两千年的传统、经验和各种资源,他们希望这些资料可以透过网站公开给所有人。这个网站上的主题定调为“好好活、把永生放心中”(artofdyingwell.org),网站提供资讯还包括:从临终者、临终者的亲友和照护者的角度来与人沟通临终之事的重要性,以及临终和死亡的灵性层面等各种相关事务。

历史上,十五世纪的天主教文献─《死亡的艺术》(Ars moriendi),这份手稿原本是为了安慰濒死的基督徒及其家人所写的一份指南,起初的拉丁文稿和插图提供人们预备死亡的方式和过程等建议,包括临终礼仪和祈祷、临终者可能面临的五大诱惑:失去信仰、绝望、不耐、骄傲、贪婪,以及面对的方法等。

英国诗人奥登(W. H. Auden)曾说,死亡像是听到远方传来的隆隆雷声那样的惊惶,这样的描述总结了许多人对于死亡的想法,我们知道总有一天要面对死亡,但我们还是宁可专心面对此时此刻。《死亡的艺术》就是要帮助人们把死亡放在心上,以便全力拥抱现在的人生。

十一月对于天主教会来说是“死者之月”,用来为死者祈祷、造访死者之墓、探访临终者。这个网站上也开了一个Instagram账户,里面做了一道“记得我”的虚拟纪念墙,邀请人们在上面张贴有关已过世者或临终者的照片和回忆,而照片中被标示的人,都会被五个修道院分享,并且有人为他们祈祷。

来自英国坎布里的奥古斯丁修女朵纳克莉(Anne Donockley)于今年四月死于心脏病,她曾说过,在人们墓碑上可以看到两个日期: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而两个日期中间会有一个短短的破折号,这三者之间最重要的其实是那个破折号,因为它代表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之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