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孩子告诉我,没有人能够懂他,从小到大都是如此。他即使有很多感受、困扰,也不是不愿意跟人分享,但常有的现象是,在抛出讯息后,总是得不到理解、接纳的回应,久而久之,就不再想要跟人分享。

不过,他说了一个特别的经验,他很喜欢音乐,在沉浸于音符与品味歌词的过程中,他能找到共鸣。每当聆听音乐时,就能够将自己内心,那不为人知的澎湃感受,随着音乐、歌词,逐一的获得释放。

从孩子这段的分享中,也传达了有时候我们的内在经验,“周遭”的人不懂,但却有“远方”人懂的意境。

前一阵子受我哥邀请,参与了一个“诗情话益”活动,这是由一群热爱古诗词伙伴们共组的一个读诗团体。当天的活动先由几位伙伴,分享自己最爱的一首诗词(包含琵琶行、水调歌头等等),而后再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诗词创作,主题包含亲情、游记、友情、生命等。

在聆听讲者分享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寄情于诗、抒情于词的感动。从读诗、吟诗、解诗的过程中,他们与诗人、词人在意境上获得深深的共鸣,特别是在情感上,有了巧妙的联结。

再者,透过对生活感受的诗词创作,也让自己内在深层情感跃然纸上,为生命悸动的片刻,留下最美丽的叙说。在参与过程中,我深受感动,特别是在聆听他们创作时,更是眼眶泛泪。

当我看到孩子寄情于歌词,从中体验到未曾有过的共鸣;又从参与爱诗伙伴们活动中,看到他们纵情于诗词,找到深层的情感连结。这都是很美的情感共振,透过这个历程,而达到了情感宣泄与被深刻同理的经验。

有时别人无法了解我们时,不妨透过阅读,在文字里,找到伙伴、找到认同。有些时候,透过这些文字的赏析、品味、创作与转化,就能让我们内在那孤单、受伤、不被了解的小孩,获得最疗愈性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