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画的历史来源你知道多少?

元朝为了利用宗教维护其统治采取了保护宗教的政策从而使佛教和道教颇为盛行。为了鼓励宗教的发展,元政府还下令全国兴修佛寺、道观,佛寺、道观墙壁画也随之应运而生,并多邀民间高手绘制。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3窟和第465窟佛教密宗壁画,山西稷山县兴化寺、青龙寺佛教壁画,山西芮城县永乐宫、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道教壁画,均属于元代壁画代表作。特别是永乐宫壁画,规模宏大,描绘人物众多,内容丰富,技艺精湛,为存世古代道教壁画之**作品。广胜寺水神庙壁画中的戏剧人物图和描写明应王宫廷生活的画面,线条苍劲,色彩丰富,人物形象真实生动,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亦堪称元代壁画中的珍品。此外,像西藏的拉当寺、夏鲁寺,内蒙古、辽宁、甘肃、四川和华南许多地区的佛寺、道观中,当时都绘有佛道壁画。

寺观壁画是中国传统壁画的一种。画在佛教寺院和道教庙观的墙壁上。内容一般有佛道造像和故事等。古代许多著名画家,如东晋顾恺之、唐代吴道子等,都曾作过寺观壁画。山西芮城永乐官的元代道教壁画,山西稷山兴化寺的元代佛教壁画,北京西郊法海寺的明代佛教壁画,都是古代壁画中的杰作,至今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