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再现性问题早已不是秘密。研究者往往在试着重复文献中的实验时无法重现结果。近年来,更是有多个系统性、大规模探讨已发表文献中再现性的研究。其中发现有高比例的实验结果无法重复,称“再现性危机”。最新的关注焦点便在社会科学类论文上。
最新探讨再现性的论文于2018年8月底发表在自然期刊旗下的《人类行为》(Human Behavior )。尝试重复21篇于2010-2015年间发表在《科学》和《自然》上的社会科学论文。按照论文中的叙述重复实验,并增加样本数至五倍。结果只有62%结果相符,超过三分之一的实验无法重复。就算实验结果与原本相同,其中数值差异的幅度、连带结论的显著性却也大减。这和2013年开始进行的癌症研究再现性研究计划相似, 高比例的实验结果无法重复。
这篇论文中另外还探索了预测市场观念的应用,让领域中的学者们看了各论文之后预测该论文中的实验是否可重复。结果竟能非常准确地预测出结果,给未来更有效地测试再现性提供新的方法。
这次再现性危机会爆发开来也是近年研究发现连《科学》、《自然》等高影响力期刊中所发表的论文也不免其害。很多列为经典实验的结果也发现无法重复,大大地损伤了对科学研究的信心。但也有学者认为危机正是转机,强调了再现性研究的必要。正视问题才能提出改革,可视为“再现性转机”?
再现性的问题一直存在。这份最新的报告提供了一些思考方向,有待更多学者关注以及更多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