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龙霉素(Paromomycin),也称为巴母霉素,巴罗姆霉素,一种来源于龟裂链霉菌 (Streptomyces rimosus var. paromomycinus) 的广谱型氨基糖苷类***,体内外活性相似于新霉素和卡那霉素,有效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原生动物物种,并表现出有限的驱虫性。巴龙霉素通过与16S rRNA结合,抑制蛋白合成中的起始和延伸步骤。与A位点结合,生成有缺陷的多肽链,从而导致细胞死亡。巴龙霉素可用来研究16S rRNA和30S核糖体组装水平上的**蛋白合成,还可研究含有胞嘧啶-胞嘧啶(C-C)错配结构的RNA分子,以及抑制人肠上皮细胞系的隐孢子虫感染。巴龙霉素还可用于筛选插入有NPT II(-APH-3’)基因的植物组织。
巴龙霉素(Paronomycin)在植物遗传学研究中的作用机制: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II基因(ne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 II gene npt II) 能够编码表达磷酸转移酶,能够将氨基糖苷类***如新霉素,卡那霉素,遗传霉素(G418),和巴龙霉素,从而使得***失去自身活性。正常情况,这些***通过结合到30S核糖体亚基,抑制质体翻译的起始,进而阻抑植物细胞生长。因此,植物遗传学研究中,将携带npt II基因的质粒转化进入植物细胞或组织,并结合合适的***如巴龙霉素以筛选阳性转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