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团法人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受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委托,自2012年及2014年起,分别于南投信义东埔地区、高雄桃源梅山地区以及花莲南安部落,辅导当地农友和原住民部落转作有机及申请绿色保育标章,以期能改善居民生活品质,维持经济收益,亦得以保护自然资源,符合国家公园永续发展之理念。至2016年为止,东埔及梅山地区已有7户农友通过有机验证,验证面积达5公顷;在南安地区,已有10位农民,耕作面积达12.7公顷的水稻田通过有机验证。让经济与保育得以共存,打造国家公园永续发展重要基石。
自民国2012年起,慈心基金会开始辅导东埔及梅山地区部落,透过基金会不断与居民沟通、协调,举办教育训练课程、参访活动,引发部落居民对有机耕作的兴趣与意愿。同时,透过举办健康检查、卫教课程,带动居民从重视自身健康,进而关心环境的健康。历经4年,已有7户农友,面积达5公顷通过有机验证。其中有2位农户的有机耕作技术逐年纯熟,产量也随之增加,年收益皆超过以往惯行农耕,对当地农友更是一大鼓舞。为了部落未来长期的发展以及理念的向下扎根,更与东埔国小合作“校园有机蔬食”,期望能为部落的未来培养更多关爱土地及环境的有机农夫。
南安部落方面,慈心基金会自2014年起辅导部落农民转作有机水稻及杂粮作物,至2015年第二期作,转作有机水稻的农友已扩增至10位、共26笔农地参与转作,面积达12.7公顷,超过此田区面积的1/3。基金会媒合农业改良场,邀请专家指导,引进适地适种的品种,使农民首次接触有机就能展现成果,大大提升农民对有机的信心。基金会同时邀请东华大学师生到田间“挲草”,透过实际参与农事及体验,建立消费者与生产者相互支持的价值体认。去年年底更举办南安部落收获祭,与社会大众分享丰收的喜悦,传递用心呵护大地的情怀。
慈心基金会执行长苏慕容指出,有机农业传递的不仅是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共荣概念,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真诚的守护。基金会循序渐进引导农友认同有机理念,从了解自身健康的重要,到转为友善环境的方式耕耘祖先留下的土地,进而发扬族人优良文化精神,逐步协助农友申请有机验证及绿色保育标章。在理念的支持下,有机的路虽然走得艰辛,但因耕作技术逐年纯熟,产量也随之增加。农友也从原本以经济为主的思维,转变朝向重视自身的健康、大地的健康,及人类与自然环境共荣共存的永续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