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工作假期之后──细心感受,正念生活。 |poyee.me@gmail.com
小时候住在中环的僭建唐楼,一下楼,放眼望去就是一间间地道小店,斋铺、花店、鲜榨果汁店、小吃店,简陋而满是生活气息。
放学到同学仔家玩耍过夜,转角就见一家卖猪肉卖蛋的档铺,她妈妈用一把长雨伞当成扁担,扛在肩上,雨伞手柄当成勾子,勾起沉甸甸的𩠌菜,走路回家。她家楼下有个小饭馆,我每次都要依着那个绿白荧光的小招牌,才能找到唐楼的入口。
现在不知故人店铺都往哪里去了,连小学好友也搬上了坚道,情谊早搁在重重的铁闸之外。
每隔一两年再临中环,小时候走过的足迹,就会逐点消失,有时候是这一家,有时候是对面那家,直到一整条小街换上亮灿灿的华衣。现在是清一色西式高档餐厅,一张张不熟悉的金发白脸,浪漫烛火掩映,但我仿佛看到它的前世今生,这里原是纸扎铺,前面是尼姑堂,只要经过每一个铺面,就可以唤回它的原貌。它们在我眼里,根本不是现在这个模样。
短短半年,这里也开设了很多咖啡店,外国人的咖啡文化,不知不觉渗透进这个地带。小学同学旧居楼下,也开了一家,店外铺了一块假草地,装潢精美,而这里本来该是一家二手杂货店。
无奈的是,新事物的确让人很雀跃。本地人开始钻研咖啡,给外国人泡精品coffee,给本地小孩喝babyccino,将牛奶加热打发,上面洒一点肉桂粉和朱古力粉,让小孩从小感受这种异国文化。
站在旧与新之间,仿佛感情错位,无从倚仗。眷念旧回忆,贪恋新事物,但新与旧却从来不能两全,这是让人最矛盾的地方。